这里的修复概念就是我国广义的保护概念。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物保护也包含三个方面,即预防性保护、保养性保护和修复性保护。预防性保护指的是对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监控;保养性保护指的是日常对文 物本体的养护;而修复性保护则是对文物本体进行修补、复原等。这三个方面对于文物来说是平行的,没有规定的前后顺序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例如,对于一件 破碎的青铜器来说,我们首先要进行的是修复性保护,然后才是预防性保护和保养性保护;而对于完好的玉器来说,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性保护和保养性保护。
修复的顺序
清洗→粘接→打底-补配缺-打磨→做底色→做釉下彩→仿釉→做釉上彩→做旧。
文物保护修复方面早的理论是意大利人布兰迪提出的,在他的《文物修复理论》一书中说道:“所谓修复,是为了维持某件物品物质性上的无欠缺性、为保证其文 化价值的保全、保护而实施、处理的行为。”并把修复实践分为预防性修复、保护性修复和阻止性修复三个方向。
文物保护首先要从预防性保护做起,即存放文物的库房或展柜要达到文物适宜存放的条件。因此,国家提出要建设标准化文物库房,不同质地的文物要分类放置在不 同要求的库房里,库房内配备标准的收藏柜架、恒温恒湿系统、安防、消防设施设备等文物保护设备,具备良好的防火、防盗、防虫、通风、除湿效果,这样才有利 于对馆藏文物的科学保护。预防性保护做得好,文物保护人员就能尽量少得对文物本体进行修复,文物也就能程度地受到伤害,文物保存寿命就能尽可能地延 长,文物保护事业也就会事半功倍!
-/gbahcdi/-
http://18922727753.cn.b2b168.com